邮件系统| 校内办公| English| 学年校历
 
“喜迎十九大 卓越我先行”系列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来  源: 党委宣传部 日  期: 2017-10-20 点击率: 2644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在京召开,值此继往开来之际,学校校园网、校报、官方微信联合推出“喜迎十九大 卓越我先行”系列评论员文章,以工大师生的视角畅谈学习体会,展望美好未来。


“喜迎十九大 卓越我先行”系列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members28365-365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仁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通读报告全文,我们认为,十九大报告始终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灵魂”、重申“一个依据”、强调“一个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条主线: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在回望总结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整体转型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的内涵非常丰富。一是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就是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辟和发展,正是伴随中华民族的三个“起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二是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追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不难发现,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客观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生机活力。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放眼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散,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全球治理困局凸显,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时代发展潮流,为解决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个灵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被人类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但这些真理,正如恩格斯所讲:他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一个最鲜明的理论品质,那就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弘扬这一理论品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之后,适应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实践,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报告突出强调“八个明确”,涉及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报告还从“十四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通读报告全文,报告通篇闪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光芒。

一个依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总结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逐步创立并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使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真正做到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经过党带领人民近百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持续奋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刚刚突破8000美元,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仍有43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发展短板不少。回顾历史,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经济总量曾经很大,却被经济总量比我国小得多的一些西方国家打败。这一历史教训告诫人们,大并不等于强,关键在于要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只有使我国由经济大国变为现代化强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谈得上国家富强。因此,越是接近梦想实现,我们就越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攻坚克难。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正如报告强调指出的那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只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发,把“基本国情”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个根本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溯历史,“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今天,我国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进入新的时代。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管党治党,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我们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基本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八个明确”的基本要求和决策部署,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