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校内办公| English| 学年校历
 
“喜迎十九大 卓越我先行”系列二: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来  源: 党委宣传部 日  期: 2017-10-12 点击率: 1639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8日在京召开,值此继往开来之际,学校校园网、校报、官方微信联合推出“喜迎十九大 卓越我先行”系列评论员文章,以工大师生的视角畅谈学习体会,展望美好未来。


“喜迎十九大 卓越我先行”系列二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经贸管理学院教授 王飞绒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亮丽成绩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2016年,我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2012年提高超过3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到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世界经济论坛9月27日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位列全球第27位,比上年度上升一位。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数据和事实无不显示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国人也一直在坚持创新,这些创新成果在为国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影响和引领着世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十九大召开之际,除了深深为国家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外,还要明确自己身上的重担,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始终不忘初心,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而最终能起到深远影响的往往是教师的人格因素。

第二,坚持学习,明道信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益,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20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因此,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决不能安于现状,否则不仅上不好课,还可能上不了课,要Hold住课堂,Hold住学生,首先就应该有比学生更及时的知识更新和储备,只有不断学习,让自己时刻站在知识和信息的最前沿,才能站稳讲堂。

第三,把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落在实处。自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各高校的创新和创业教育纷纷提上日程。作为从事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一线教师,践行创新的理念,把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三结合,通过课程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创业竞赛辅导等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科学研究把最新的创新创业成果和各国最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带给学生,同时充分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的实习和毕业环节引入创新思想和做法,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选题;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毕业环节的考核,通过多途径的培养举措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第四,主动走出去,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出谋划策。目前有一些企业的发展实践已经走在理论的前面,如何提取企业的做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高校学者需要做的事情。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却苦于找不到相应的专家答疑解惑,而高校作为专业云集和专家众多的平台,如果能够与企业进行对接将会是很多企业的福音。因此,作为学者,应该主动走出去,了解企业需求,一个人不行,就组建团队集体行动,以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服务,这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做法。

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更是全民的十九大,只有每个人坚持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做精,发扬工匠精神,才是对十九大最好的献礼,也相信十九大之后中国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